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专访了臧克家的女儿郑苏伊女士,听她讲述臧老的抗战故事。
本次辟谣沙龙以“海岱清风朗 e举濯谣澜”为主题,聚焦儒家“仁义礼智信”,将网络谣言治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打造一场兼具文化底蕴与实践价值、富有山东特色的主题活动。活动分为“仁心辩谣”“义举止谣”“礼道化谣”“智策破谣”“信诺治谣”五个篇章。第一篇章,仁心辩谣,文化学者魏新用“烽火戏诸侯”的典故阐述谣言产生的原因及危害;《曾子辩谣》情景剧,让观众感受“仁”在辟谣工作中发挥的人文关怀力量。第二篇章,义举止谣,教育学博士、安全教育专家王大伟结合自身经验,针对如何识谣、止谣、破谣进行现场教学;创意小品《谣言粉碎站》,告诫大家不传播虚假信息、不扩散隐私谣言,主动举报谣言,让理性之声穿透信息迷雾。第三篇章,礼道化谣,山东广播电视台青少频道主持人乐乐通过《开学辟谣第一课》,引导青少年如何识别谣言,怎样用“礼”来保护自己;情景合唱《种子》,着力促进共建共治凝聚维护未成年人网络合法权益社会力量。第四篇章,imtoken钱包网页智策破谣,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、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冷凇围绕AI类网络谣言话题,解读网络谣言的产生机制、传播路径与技术破解之道;AI曲艺秀《秦琼斩谣记》,充分展现山东科技赋能网络辟谣工作成效。第五篇章,信诺治谣,邀请企业代表分享应对涉企侵权与谣言的成功经验;舞台剧《你“信”了吗》,展现涉企网络谣言破解过程中各方智慧与真诚的较量。
“有的人活着,他已经死了;有的人死了,他还活着……”很多人因为这首《有的人》,认识了诗人臧克家。而他还有一个身份:忠诚的爱国主义者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臧克家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。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,写成长篇报告文学《津浦北线血战记》;组织“文艺人从军部队”,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,曾参加随枣战役。抗战期间,臧克家创作和出版了《从军行》《淮上吟》等诗集及散文集《随枣行》,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。
9月3日,《解放日报》“朝花”周刊以及上观新闻“朝花时文”栏目将刊载郑苏伊女士撰写的“父亲臧克家在抗战中”回忆文章imtoken1.0下载,详细回顾臧老在抗战中的点滴,欢迎关注。